我们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去了哪里?怎样把它们的价值充分开发出来?三亚日报记者带你走进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每天都会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最终去了哪里?怎样才能变废为宝,把垃圾的价值充分开发出来?日前,带着这些好奇,记者走进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找寻答案。
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天涯区凤凰镇水蛟村,由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管,光大环保能源(三亚)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和运营,可以被视为三亚生活垃圾处理的“终点站”。
进入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厂区,可以看到树木郁郁葱葱,路的右边是一个池塘,池水清澈透亮。整个厂区干净整洁、绿树环绕,像一个小花园。厂区内设有垃圾分类和收集区域,以及垃圾焚烧炉、锅炉房、脱硫设备、脱硝设备等各种设施,这些设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使得垃圾处理流程更加高效、环保。年近六旬的董先生是当地的老居民。他说,虽然就住在附近,但没闻到过什么异味,也没听到噪声。
据了解,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是三亚市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三亚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海南省“十四五”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分两个厂区、四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建成投用;二期工程于2016年6月建成投用;扩建项目于2020年10月建成投用;扩建项目(二期)于2022年6月建成投用。
“现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早不是人们传统印象里臭气熏天、垃圾遍地的模样,得益于现代技术创新,垃圾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臭气和污水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光大环保能源(三亚)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经理王少清介绍,三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光大集团独立研发的机械式炉排焚烧炉,能够高效地处理高水分、低热值的生活垃圾,通过高温焚烧技术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可燃物质充分燃烧,有害物质能够充分消解,高效地回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过程中还产生热量、炉渣,在这里,这些“废物”成了资源,也被有效利用起来,构成一个循环利用的链条。
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将垃圾送入焚烧炉。记者刘琪成摄
在王少清的引领下,记者见证了垃圾变成电能的过程。在垃圾吊控室内,两名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只见封闭的垃圾仓内,工作人员操纵着两个巨大的“爪子”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里“抓”了一把,放到垃圾给料斗内。“在这里,垃圾抓斗一次能够抓起10吨的垃圾,其产生的发电量可以供一个家庭正常使用1年。”王少清介绍,这些生活垃圾会先在垃圾池内发酵5天至7天,然后进入焚烧炉,所产生的热能可以发电,所发的电量除厂内自用外,全部并入南方电网,输送至千家万户。
“我们厂总处理规模为2850吨/日,年发电量约为4.85亿度,平均下来1吨垃圾可以发电520度。”王少清表示,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填埋处理技术占用大量土地、垃圾消化慢等问题,还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重新服务市民。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焚烧发电是否污染环境,王少清介绍,这个可以完全放心。目前公司在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大力支持及严格监管要求下,围绕着“一进四出”高效地开展工作。“也就是生活垃圾进来,通过焚烧发电处理,会出来烟气、飞灰、炉渣、渗滤液。其中,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烟气中飞灰会通过布袋除尘收集,加入螯合剂充分搅拌和混合固化成型后袋装,送到暂存库内贮存和观察,经过抽样化验合格后运输到指定的专业飞灰填埋厂安全填埋;产生的炉渣在渣池内收集,通过车辆运送到炉渣厂,通过配套的设施进行筛分,将铁、铜、铝等金属分离出来后,制成环保砖;产生的渗滤液经过系统收集后,通过渗沥液泵输送到海南维尔利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处置。”
对于公众最为关心的烟尘处理,据介绍,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除尘+烟气再循环”烟气处理工艺,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B46-484),更是优于欧盟2010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厂区常常向公众开放和讲解。每一个参观者最大的感慨,便是即使“垃圾山”近在眼前堆叠发酵,却闻不到什么气味。“这得益于垃圾储存仓采用的密闭式设计,并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厅处于负压状态,气味不会散发出来。”王少清说,公司对焚烧排放的数据实时在线自动监控,并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和国发平台实时联网,而且在厂区自动检测环保数据显示大屏上实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烟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随时接受市民监督。